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触棒迷津实验报告 摘要:学习者利用JGW—B1型心理实验台,通过对触棒迷津的学习,学习者在动作学习过程中了解心理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且通过对整个实验的详细记录和对实验数据的客观分析得出有无经验被试对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有经验被试的实验整体情况要优于无经验被试者,但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有无经验被试的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差距逐渐减小,且呈现出稳定平衡的状态。所以练习有助于动作的学习,练习次数越多学习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二者为正比关系。 关键词:触棒迷津、有无经验被试、学习次数、学习时间、错误次数 前言 在触棒迷津实验中,通过学习使用触棒迷津,让学习者在动作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地方法,掌握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想要证实被试者有无经验是否对实验结果即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且影响趋势是什么?也想通过本实验得出练习对动作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以下是通过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地记录得出的客观数据,并且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实验分析。 方法 被试:分为14名有经验被试和6名无经验被试。 仪器、材料:JGW—B1型心理实验台、触棒迷津、小棒、遮掩罩、秒表 实验程序: 三人一组,被试者带上遮眼罩,用小棒走迷津(实验前被试者勿看迷津,也勿用手触摸迷津) 学习次数 有经验平均错误次数 无经验平均错误次数 有经验平均学习时间 无经验平均学习时间 有无经验平均错误次数 有无经验平均所用时间 1 8.36 44.83 146.41286 300.15767 19.30 192.53630 2 9.50 30.50 106.81064 205.23350 15.80 136.33750 3 9.36 21.67 92.81607 154.56000 13.05 111.33925 4 9.71 20.33 93.60729 154.67917 12.90 111.92885 5 7.57 25.50 81.57714 189.05833 12.95 113.82150 6 6.64 12.33 78.17257 96.54083 8.35 83.68305 7 7.00 15.33 67.26093 106.81400 9.50 79.12685 8 9.43 15.33 72.34679 113.62183 11.20 84.72930 9 8.57 11.83 70.14800 97.71367 9.55 78.41770 10 5.71 20.50 70.45221 111.35050 10.15 82.72170 上表是对14名有经验被试和6民无经验被试的实验数据平均数的统计。每名被试者共做了十次实验。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有经验被试的平均错误次数以及平均学习时间均少于无经验被试者;而所有被试者的平均错误次数和平均学习时间都随着次数的增加而呈现降低或减少的趋势。 讨论 图1 图2 注:上述两个图中,系列1代表无经验被试者的实验记录,系列2代表有经验被试者的实验记录,系列3代表二者的平均趋势。 对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的阐述与分析。 在该实验中,自变量为有无经验被试者,而因变量为错误次数和学习时间,无关变量为被试者的主观情绪以及主试者的引导等等。因为存在一定的无关变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学习次数进行到第8次和第10次的时候实验数据出现了反复,但是对于实验过程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实验数据总体呈现为下降趋势,对于实验数据没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图1图2的分析 在曲线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有经验被试者的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都明显少于无经验被试者,而且所有被试者的错误次数和学习时间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下降或减少趋势,并且次数越多越趋于稳定,且学习次数的增加也使得有无经验者的实验数据差距逐渐缩小。 对于假设的解释与分析。 在试验中,证实了有无经验对实验的错误次数和学习时间有着直接影响。并且表明练习次数的增加可以提高对动作的学习,练习次数与动作学习程度成正比。 结论 有无经验对于学习时间的长短以及学习中错误次数有着直接明显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学习次数与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成反比;练习有助于动作的学习,练习次数越多学习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二者为正比关系。 附录 原始记录表 表1-1 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 学习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所需时间(秒) 错误次数(次) 表1-2 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有经验被试) 学习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所需时间(秒) 错误次数(次) 5
转载请注明:博客来 » 触棒迷津实验报告1doc